51信用卡发展史

发布时间:2019-10-22    阅读量:604

51信用卡我接触过,比较熟。

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:

最早时主要是信用卡羊毛交流平台,因为那时各家银行的APP和公众号都还没起来,各种优惠和活动信息主要在线下网点和银行官网发布,正常人平时谁上银行官网啊,需要各路玩家交互信息。

51和其他几家信用卡平台都是当时起家的,那时也是各种羊毛最丰厚,银行最容易被撸秃的阶段。

举个例子,某家银行一度脑抽筋,搞了一个新年跨年刷的活动,满2000-1000/5000-3000,名额有限先到先得。

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对吧,但是实际问题是,除夕半夜时大家都过年了,哪还有几家店开门的?于是那个在半夜12:00放出来的名额,根本一般人用不了,基本等于白给,最后都被养鸡场(POS机)的人撸走了,还有就是上海那边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,有人过去直接拿了5000的APP STORE充值卡,倒手就赚2500。

——但是后面羊毛党军团化,各家银行学精了上APP和公众号推广优惠信息,加上“卡惠”这种专门做优惠信息的陆续进场,51在这一块的优势就不明显了,后面专心就做另外的方向了。

很快,51的主业就完全转向了信用卡办卡上,这一招在当时看是妙棋,还是那个原因,各家银行自己最开始在移动互联网(APP&公众服务号)的进展是偏慢的,招行作为投入最大、互联网业务发展最成熟的银行,迅速稳住甚至进一步扩大了它在信用卡和个人金融服务上的优势。

其他家银行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但是自家APP和IT团队不争气,没办法。

于是只能用和现在ETC推广很像、最粗暴的手段:向分支网点下硬指标,必须基层员工办出来多少张信用卡,相信许多人都碍于熟人情面,办过几张,或者经常看到摆在超市路边的办卡小摊。

即便如此,线下办卡任务的压力也极大,这时51提供了一个办卡信息的交互平台,想要办信用卡的潜在客户,可以在APP上填写办卡需求信息,而银行的客户经理,可以登录APP在后台上看到这些办卡需求,然后选择性的去一一接洽,完成那要命的办卡任务。

这里精妙的同时对接了需求和供给,一下子51就火了,也是“我要信用卡”这个名字谐音的由来。

随着办卡的人数增加,许多用户也带来了跨行管理多卡的需求,尤其是各家银行的还款日和免息期都有所不同,一不小心就容易忘了。

这时51也是最早一批提供跨行信用卡账期管理功能的APP之一,而各家银行由于各自山头的原因,根本不可能提供这种跨行业务。

但是这里就涉及51没有权限和端口来获得信用卡账单的问题,作为一个互联网团队,当时选取了有点激进的方式——直接获得用户账单邮箱的账号和密码,用爬虫自动抓取和获得账单信息。

这个方法其实是涉及用户隐私权的,51是最早有胆子做的,其他的平台只是观望。

直到大家都发现,原来中国人根本没那么重视隐私信息和账户安全性,大家就都挽袖子上了,包括后面甚至支付宝也都上了邮箱授权查询账单的功能。

直到这里都一直顺风顺水,但是51可能已经想到了,银行自己的服务体系早晚会跟上的。

随着各家银行APP、服务号和信息系统的成熟,办卡你直接去官方申请就可以了,最快5分钟就可以出结果,账单各家官方APP都可以设置自动还款和日期提醒。

再加上支付宝和微信都发力了信用卡还款,这个跑道就变得越来越拥挤了。

马上,随着服务号和APP的成熟,消费者又陆续被导流回到了各家官方渠道里,还款免手续费,瞬间到帐,还更安全。

直到最后,大杀器出来了,银联自己的钱包——“云闪付APP”。

当我第一次看到云闪付的时候,心里就4个字:大局已定。

这个绝对官方的APP,可以直接绑定你手里所有带银联标识的信用卡和储蓄卡,还有各种银联系的官方优惠和活动。

最恐怖的是,它可以通过银联自己的接口,实时获得你所有银联卡的线下(含闪付)交易记录,再根据收款方编码,实时给出刷卡的明细和收款方。

比如你想查账,某天某卡消费了58块,云闪付基本上可以把付款时间、金额、收款方(XX百货)全部都显示出来,然后还贴心的提供了记账、备注和统计功能,注意,是你旗下所有已绑的银联卡都可以。

在此基础上,云闪付后来还打通了几乎所有银联卡(含双币卡)的跨行还款功能,目前不限额、不限行,而且所有的还款流程都可以在云闪付一个APP里完成。

——别忘了,支付宝超5000/微信超2000都需要付手续费了。

最后一个大杀器就是全体系查账功能,这个APP能实时把你所有绑在其下的储蓄卡的余额显示出来,完全不再需要登录任何一个网银,只要你给了授权。

而跨行信用卡申请、跨行信用卡开户、跨行转账(免费)、公共缴费、海外退税,也基本都配置全了。

——这还有51信用卡这种非官方APP什么事么,直接连家都抄了。

所以后来51逐步转型做在线信贷撮合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,也是合情合理的,原本以为这一块银联不会轻易直接去碰。

我还是年轻了,结果有一天看到,云闪付上线了“理财信贷”频道,闪亮亮写着4个大字:速借50万,而且是由新网银行提供的好人贷和广发银行提供的E秒贷,这让人怎么比。

最后51没有办法,在2018年流血上市,可以看下它的股价,也是恰好赶上18年熊市,上市至今一路跌,几乎没有什么浪花。

36氪写过《中国公司疯狂IPO:想象中的一夜暴富,现实中的流血上市》,里面的公司就包括51信用卡。

直到今天出事,无论出事的是爬虫业务、信贷业务还是其他,这都不让人意外,更何况51目前主要贡献60%收入业绩的信贷服务大环境(2018年28亿收入中20亿来自信贷服务),早已陷入寒冬。

这是一个标准的降维打击的真实故事。

所以我才对造车新势力没那么乐观,没有什么比降维打击更恐怖的了。